青螃蟹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地选择
养殖青蟹的池塘应选建在周围无工农业生产废水、无有毒物质、无农药及生活污水污染,海水清新、水体交换自净力强、理化因子稳定、潮差大、内湾风平浪静,有一定量陆源淡水注入的高中潮区。海水比重在1.007~1.021之间,pH值7.8~8.5之间,水温在10℃~30℃以内,透明度20厘米~30厘米,化学耗氧量4毫克/升~17.6毫克/升,铜离子浓度不超过0.488毫克/升。
池滩底质
蟹池滩涂地的土质应选择保水、不渗漏,保粘固性高,不易塌陷的均质土涂地为宜。这关系到青蟹的潜伏栖息和建池堤坝的牢固度。
池塘面积与水深
单养青蟹的池塘面积以3亩~5亩为佳,虾蟹类混养的池塘为10亩~20亩之间较合适。池子的形状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水深1米~1.5米。池底构造通常有平坦底,略斜底和锅形底三种。池底部应开挖顺水沟(中央沟、环沟、十字沟),滩与沟之面积比例以3∶1左右为佳。沟的深度一般要在0.5米以上,沟上口面宽3米~6米,沟壁(边)坡比降1∶2~1∶2.5,主沟道(中央沟)要与控调闸相通,以利于进排水调节方便。
防逃设施
池塘堤坝的四周内侧必须做好防逃围栏,其设施高度应高出池内最高水位面50厘米以上。设施板、笆片的上端应向池塘内略倾斜,设置一定要严密牢固,有效防阻青蟹外逃。
隐蔽物设置
为防止和减少蟹与蟹之间的接触机会,使其安心蜕壳成长,应在池内布放一些障碍物和隐蔽物,如插上若干行梅花桩形的竹枝、树枝,枝竿扦插距为30厘米~50厘米之间,放置部分陶管,水泥涵管,竹筒,砖瓦片,人造洞穴等设施作隐蔽物。设置隐蔽物,可以增加青蟹隐藏和活动栖息的空间,达到分散、疏离青蟹群集,减少相遇的目的。
进排水设施
养蟹池要构建进排水可调节的控制闸1座~2座,以方便池中水体交换和顺对流。为节省建设成本,也可安装水泥涵管洞闸。建议有条件的蟹池,最好能设计安装由上、中、下三叠式组合闸或上、下两枢块组成闸。这样可根据养殖池水体变化情况及时按层调换水。但对潮位较高的池塘,必须配备提水泵,以确保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期,供水方便和安全。
水质管理
定期检查池塘,每天早晚检查池塘状况和青蟹生长情况。雨后及时换水,保证氧气含量充足。青蟹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动物内脏、小鱼、小虾、蜗牛壳等为食。除了动物饲料外,还要配以蔬菜、水生植物等。越冬时,提高池塘水位和水温,并停止投喂青蟹。
饲料管理
间隔一两天喂青蟹点饲料或者小鱼虾补充体力,避免长时间没有食物,使青蟹活力降低,导致饿死。饲料应以动物饲料为主,植物饲料为辅。
越冬措施
青蟹不适合在低温环境下生长,冬天一定要保暖。当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应提高池塘水位和水温,并停止投喂青蟹,待天气转暖后再投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青螃蟹,提高其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