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崽鸵鸟的养殖可以分为放牧伺养和集约化饲养两种方式:
放牧伺养
地点:通常在非洲及部分欧洲国家实行放牧伺养。
方法:将数十只或数百只幼鸵鸟饲养于一块很大的草地上,让其自由采食自然草料,屠宰前补充配合饲料肥育。有拔毛习惯的鸵鸟场,在8月龄时对鸵鸟进行一次拔毛,然后在14月龄时进行第二次拔毛。
优点:耗劳动力少,饲养成本低,但生长速度慢,14月龄才能达到100千克。
集约化饲养
地点:我国及欧美的部分养殖场实行集约化饲养。
方法:将30~40只幼鸵鸟饲养于有限面积的栏舍内,饲喂商业化全价配合饲料及人工青绿伺料。
优点:鸵鸟生长速度快,8~9月龄即能达100千克,但花费劳力多,饲养成本较高。幼鸵鸟体重达100千克后,除留作种用外,均在此期进行屠宰。
温度和湿度控制
温度:保育箱温度在雏鸵鸟的头5日龄控制在32℃-35℃,每周降低2℃-3℃,至第七周达到21-22℃。
湿度:控制在60%-70%。
日常管理
通风:注意通风,6周龄以下的雏鸵鸟夜间照明灯泡用100瓦的白炽灯。
饲料:饲料少喂勤添,精料混合青绿饲料进行喂养。雏鸟出壳后72小时开食,先给饮水,水中加维生素,饮水后2小时再饲喂育雏食料。育雏料配比为青饲料60%,育雏精饲料40%。
疾病预防
防疫措施:做好防疫工作,预防各种疾病,因为此时的抵抗力弱,容易患病。
场地选择
场地要求: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带,10—15度的平坦坡地上围栏饲养。场地周围以铁丝网栏相隔,栏高约2米,避免鸵鸟受惊或急走时撞上围栏受伤。
饲料配方
青饲料:各种牧草和多种块根块茎类、蔬菜等,如苜蓿、三叶草叶、白菜叶、莴苣叶、胡萝卜等。
精饲料:玉米、小麦、豆粕、麸皮、鱼粉、食盐、磷酸氢钙、贝壳粉、骨粉、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雏鸟精饲料配方为玉米56%,小麦6%,豆粕12%,麸皮3%,鱼粉6%,草粉10%,食盐0.4%,磷酸氢钙1.8%,贝壳粉0.8%,骨粉3%,活力金维1%。
喂养次数
开食前:先给饮水,水中加维生素和0.01%的高锰酸钾和肠炎净,预防疾病。
每日饲喂:1~30日龄120克,31~60日龄120~600克,61~90日龄600~700克。随着鸟龄的增长,青绿饲料喂饲量也应逐步添加,3个月以下的幼鸵鸟青粗饲料可占40%,精料中仍可含50%左右草粉。
其他注意事项
分栏饲养:按体型大小分栏,同一群鸟总会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应该分栏饲养。加强对小弱得鸟的饲养管理,使他们逐渐强壮起来。
环境卫生: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定期消毒,定期清理粪便,保证鸵鸟宝宝的环境卫生。饲料内加上少量砂砾,以帮助消化。一周内加砂砾1次,用量约占当日饲料量的1%左右。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幼崽鸵鸟,确保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