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未到期解除的赔偿情况如下: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其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标准同样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过失性辞退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无过失性辞退或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辞退或经济性裁员,应当按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标准也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但如果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专项培训并约定服务期的,需要支付违约金。
劳动者个人原因不续签
如果劳动者因个人原因未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通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特别是当用人单位提出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仍然不续签的。
用人单位降低劳动条件
如果用人单位降低了原来的劳动条件(包括工资等),劳动者不续签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建议
劳动者在合同未到期被解除劳动合同时,首先应确认解除原因是否合法,以便确定是否有权获得赔偿。
劳动者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解除通知等,以便在维权过程中提供支持。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