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豚的养殖方式主要有笼养、池式圈养和立体规模工厂化养殖三种,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养殖规模、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方法:
养殖设施
笼养:适合少量养殖,笼子可用木条、竹片、铁丝制成,规模以60厘米×50厘米×40厘米为宜。笼养能够控制繁殖、投料,并保持清洁卫生。
池式圈养:适宜平房、舍宽的情况下采用。房内用砖、木板等隔成0.5-1平方米面积的池,池内最好垫些木屑或干草,有利于保暖吸湿。人们多采用此方法养殖。
立体式工厂化养殖:规模较大,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操作、饲养数量多。用砖或木、铁条做成3-5层,底部稍斜,使粪便流出,方便管理。池、笼中有小门。各种养殖方式一般每平方米密度大的8~10只,小的10~20只。
饲料供给
精料:主要包括玉米粉、麦麸、米糠等,也可以喂小猪颗粒料。
青料:以新鲜嫩草为主,如橡草、玉米叶、甘蔗叶、树叶、胡萝卜等,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日食量每只150克左右。
饲养管理
饲料管理:配合饲料最好随配随喂,颗粒饲料直接投喂时,应放干净水供饮,或拌饲料喂,少食多餐。每天清理粪便,用具经常刷洗干净,保持食槽清洁卫生。
环境要求:养殖室要保持安静,室温最好能保持在18-25℃,相对湿度45-55%,冬天做好保暖工作。防止鼠类、蛇类进入养殖室,为黑豚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繁殖管理:黑豚性成熟早,母豚在出生后的35-45天,公豚在出生后的70天即有性征表现。一般母豚应70日龄后配种繁殖,母豚性周期为16天。选种时要选择体态丰满、骨粗壮、肢形正、眼明亮,营养状况良、毛色光亮,皮肤柔软有弹性的个体。
夏季管理
由于7-8月份气温高,应采取防暑防湿和防阳光直射工作,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地面、食具、笼具的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减少饲养密度,体弱者应及时处理,并补育健壮的和适应能力强的新种。严格消毒和增加营养,防止喂给发霉、变质饮料,减少单个母豚哺乳头数,尽量保持黑豚体质稳定。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进行黑豚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