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的打捞方法有以下几种:
笼捕
须笼或黄鳝笼:适用于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季节,尤其是水温在18-20℃时捕捞效果较好。笼内放置诱饵如鱼粉团、炒米粉糠、麦麸等,放入池底,1小时后拉上笼收获。也可利用泥鳅的溯水习性,将笼敷设在进水口处,笼口顺水流方向,泥鳅溯水时被捕获。
小笼式小张网:网具呈长方形,一端或两端装有倒须,用聚乙烯网布做成,宽40~50cm,高30~50cm,长1~2m。作业时,在网内放诱饵,放入池中,过1~2小时收获一次,连续作业几天,起捕率可达60~80%。
敷网捕
罾捕:用聚乙烯网片做成方形罾,网目大小1cm左右,四角用竹竿十字撑开。作业时,将罾放入养殖水域中,每亩放10只左右,放罾后,每隔0.5~1小时收获一次。
套张网捕:网具方锥形,由网身和网囊两部分组成,网囊网目大小在1cm左右。作业时,将套张网固定在闸孔的凹槽处,开闸放水,若池水能一次排干,起捕率较高。
拉网捕
池塘拉网:在泥鳅摄食旺盛季节,可用捕捞家鱼苗、鱼种的池塘拉网,或专门编织的拉网扦捕。作业时,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将香味浓厚的饵料做成团状的硬性饵料,放入食场作为诱饵,等泥鳅上食场摄食时,下网快速扦捕。
袋捕
根据泥鳅喜欢寻觅水草、树根等隐蔽物栖息、寻食的习性,用麻袋、聚乙烯布袋,内放破网片、树叶、水草等,并放入诱饵,放在水中诱泥鳅入内,定时提起袋子捕获。此法多用在稻田内捕捉泥鳅。
药物驱捕
使用茶枯等药物驱捕,用量是每亩稻田5~6公斤。先将茶枯置柴火中烘烤3~5分钟后取出,趁热碾成粉末,再用水浸泡,浸泡3~5小时后即可使用。
冲水法和诱捕法
冲水法: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泥鳅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此时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诱捕法: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泥鳅。
干塘法
冬季水温降至12℃至15℃时,泥鳅会钻入池塘底泥中,只能干塘捕捉。先把水排干,将池塘、稻田划成若干块,中间挖排水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便于捕捉。
建议根据泥鳅养殖的具体环境和季节选择合适的捕捞方法,以提高捕捞效率并减少对泥鳅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