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温湿度控制
育成期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1℃左右,一般控制在15~25℃之间。
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50~75%之间,夏天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饲养密度
育成期要逐渐降低饲养密度,合理的密度可以避免浪费饲料,提高生长速度。
饲养密度从第十周的每平方米饲养15只,逐渐减少到第十三周的每平方米7~8只。
饲喂砂粒
鸡的口腔没有牙齿,不能咀嚼食物,但是有两个胃,腺胃主要分泌胃液,肌胃收缩力强。
饲喂少量砂粒可以帮助肌胃磨碎食物,有利于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喂管理
10周龄开始小鸡的育雏料就要换成育成料,育成期饲料配比为玉米63%、豆粕22%、麸皮13%、微量元素和矿物质1.7%、食盐0.3%,每只鸡每天的投喂量为35克左右。
第11周每只鸡每天的投喂量为40克,之后每周都增加5克的投喂量,16周以后不再增加,每只鸡每天的投喂量为70克,每天投喂三次。
体重和均匀度
体重和均匀度是育成期的两个重要指标,影响鸡群以后的开产周龄和产蛋率的高低。
正常情况下,育成期的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误差应在5%的范围以内,体重均匀度要在75%以上。
一般从10周龄开始,每周抽取鸡群的5%进行称重。第10周育成鸡标准体重是0.2千克左右,第11周时在0.3千克左右,18周龄体重应达到0.7千克左右,根据鸡的生长情况来调整饲喂量。
分群
要及时进行分群,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种公鸡与种母鸡按照1:10的比例留作种用,选留发育良好,体质健壮的鸡作为种鸡。
光照制度
对幼雏来说,前2天采用48小时连续较强的光照。
一般商品用雏鸡从3日龄开始给予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光照制度。
开放式鸡舍采用自然光照。种用雏鸡在开放式鸡舍,从3日龄开始到7日龄,一般每天光照19小时~20小时,以后每周递减2小时,逐步过渡到自然光照。
育雏初期的光照强度,1周龄的雏鸡按每15平方米的鸡舍,在2米高的位置挂一个40瓦的灯泡。从第二周开始使用25瓦灯泡。为使强度均匀,灯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应为灯泡高度的15倍。
饲料量掌握
原则上根据雏鸡的生长速度计算进食量。
一般按照1日龄~10日龄为5克/天/只,11日龄~20日龄为10克/天/只,21日龄~30日龄15克/天/只,31日龄~40日龄25克/天/只,41日龄~60日龄30克/天/只,61日龄~80日龄为35克/天/只,81日龄~90日龄为45克/天/只。
在饲喂方法上,料桶喂养量不超过全天饲喂的总量,每天喂3次-5次,喂料量必须每天逐步调整。
加喂砂粒
砂粒以河滩石子为好,每周补喂一次砂粒,选好的砂粒洗净,一般用0.05%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后晒干备用。
砂粒一般用料桶盛装让鸡自由采食,要求1周龄~4周龄按2.2千克/100只,4周龄~8周龄为4.5千克/100只。
这些方法有助于泰国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率。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以达到最佳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