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鲟鱼怎么养殖

哇哇百科课堂 · 2025-01-06 18:39:02

东北鲟鱼的养殖主要包括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方式,下面分别介绍其养殖方法:

池塘养殖

池塘条件

池塘规模:建议4亩左右,底质以沙质为佳,有利于水质调控。

进排水口:设置独立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并安装铁丝网防止鱼逃跑。

水源:最好有干净水源,推荐活水养殖和流动水养殖。

养殖准备

清洗池塘:放养前彻底清洗水泥池,并用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左右,之后换清水浸泡几天。

消毒:放养前对鱼苗进行消毒,可用盐水或石灰水浸泡几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放养。

水位控制:新水灌满后,水位保持在1.5米左右,待消毒药效消失后再放养。

鱼苗放养

放养密度:幼苗培育放养密度为600尾/m²,苗种放养密度为250~300尾/m²,放养规格15~20g/尾。

试水:放养前先放几尾鱼试水,无不良反应后再将苗种放入。

饲料投喂

投喂时间:放养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前期按体重的5%到7%投喂,后期按4%到5%投喂。

饲料种类:主要投喂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等,也可喂食人为配制饲料,如骨粉、鱼粉等。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水质要干净清洁,每天排出污水,保持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换水:鱼苗阶段每周清理一次池塘,成鱼阶段每半个月换一次水。

增氧:在水质不佳或鱼浮头时,使用增氧机增氧。

病害防治

常见病害:车轮虫病、肿嘴病、斜管虫病等。

防治方法:车轮虫病可用5%的食盐水或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小时,然后流水饲养。

网箱养殖

水体要求

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湖泊和河流,面积应在100亩以上,水深5米以上,底质为泥沙或沙泥。

水体流动性好,水温保持在4~28℃,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

网箱设置在避风向阳、水面宽阔、水深4米以上、水流畅通、溶氧量高、水质适宜的区域。

网箱规格与制作

网箱多为双层网箱,材料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

大网箱规格为3米×4米×2.5米,小网箱规格为3米×2米×2米,网目依鱼种大小而定。

网箱底部可缝上密眼筛绢布作食台。

幼鱼放养

放养鱼种规格应在20厘米以上,体重在20~50克。

放养密度根据水体条件、鱼体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

饲养管理

投饵管理:使用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饵料,粒径视鱼体大小而定,每天投喂2-4次。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采取净化措施,如使用过滤器、增氧机等设备。

其他注意事项

养殖池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池壁光滑平整,面积和深度满足鲟鱼生长需求。

进排水系统独立设计,便于调节水质和水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水源处理

利用山区丰富的山泉水,水质好、溶氧高、落差大。

对进入鱼池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处理,确保无污染物质。

养殖池设计

鱼池可用圆形高分子塑料、PP养殖池或混凝土材质养殖池。

池深1~1.5米,水深0.6-1米。

依托地理地形,构建室内环境,一般采用钢结构厂房或框架厂房。

系统组成

净化系统:去除水中的氨氮、亚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