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整地
赤芍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
秋后作物收获后应进行秋翻,以利驱除病虫害。
翌年春整地,犁后耙平,然后做畦。畦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地的形势决定,砂质地块宜采用平畦,黏重地块宜采用高畦。
种子和种苗的选择
种子应选择籽粒饱满、无畸形、无霉变、无虫蛀的新种子。
种苗选择包括实生苗和秋季采收的芽头两种,要求芽苞完整、苗势壮、无病虫害。
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一般在8~9月,顺向开浅沟,沟深5~7厘米,条播。
将温水浸泡过的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4~5厘米,稍镇压,播种量约为20kg/667m²。
移栽方法
移栽时间一般在9~10月或4~5月,将选好的种苗按株距30~45cm定植,芽朝上,覆土5~8厘米,稍压。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栽种后头两年幼苗矮小,应在畦面铺上圈肥,抑制杂草生长。栽后第2年红芽露出后,应立即中耕除草。
培土和灌溉:每年冬季在清理枯枝残叶的同时,应培土1次,以防止越冬芽露出地面枯死。夏季高温干燥时期,应适当培土抗旱。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灌溉。
摘蕾:现蕾时,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以利根部生长。
施肥
肥料一般用厩肥及豆饼,在分栽的同时随即施用。每年春、秋施肥1~2次,施肥时再锄1次草,以防杂草蔓延。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芍药灰霉病和芍药锈病。病害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及使用波尔多液、多菌灵等药剂喷洒。
虫害:可用27%苯咯噻飘浮种衣剂、60%啶虫脒悬浮种衣剂等拌种,减少地下害虫及根处病虫害的产生。
野生抚育
在赤芍野生种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块中,可采用直播或幼苗移栽的方式进行野生抚育生产。这种方式不原有植被,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好野生资源。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赤芍,提高其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