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在过冬期间的养殖方法如下:
温度控制
最适合蛐蛐生活的温度是22-26摄氏度。当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蟋蟀会出现冷叫声;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蟋蟀会被冻死。因此,在冬天需要采取保暖措施。
可以将饲养盆放入泡沫塑料箱里或加热水袋进行保暖。也可以用电灯照明保暖或电热蚊香器来保温。如果条件允许,使用空调房进行饲养是更好的选择。
环境湿度
蟋蟀喜欢干燥环境,但过于干燥的空气对其生长不利。在室内取暖时,空气容易变得干燥,因此需要经常用湿布擦盆,并每天在水盆中加满清水,使盆内空气保持一定湿度。
饲料管理
入冬以后,蟋蟀的食量会下降,因此要特别注意喂食。可以增加饲料中绿叶菜的成分,如油菜,并把菜叶用热水洗净后直接喂食。饭食可以是小米或红豆粥,要煮烂且比秋天稀一点。也可以在水盆中滴入少量人参蜂王浆和芦荟汁。
盆具选择
入冬后,应改用三年之内的新盆,盆底要光滑,以促使虫的六足不断活动,并且温度相对较高。盆座可以从版下移到桌上或柜上,这样空气温度会高一点。
避免直接热源
不要把盆放在暖气上或火炉上烤,这只会加速虫的死亡。同时,热水与盆之间一定要用棉花隔开,防止虫受热。
日常管理
饲养笼下沿1米外要构筑宽、深各20cm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蚂蚁等天敌的侵入,损伤小龄幼虫。笼内可以种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饲料。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蛐蛐安全度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