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栽植地块。
种植前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结合耕翻,每亩施入腐熟厩肥3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
于播前再浅耕20厘米,整平耢细后做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繁殖方法
紫菀一般采用近地面的细根繁殖,可在春季或秋季栽种。
春季在清明前后,将种根挖出,剪成3-6厘米长,随后在整好的地上开沟,将5-8根为一丛放入沟内,覆土浇水,约20天后出苗。
秋季栽种必须在立冬前,种法和春季一样,秋种的幼苗生长强健,一般春季栽种当年不开花,第二年秋季抽薹开花。
田间管理
苗齐后,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时要注意浅锄,不宜过深,以免伤害到根系。
除草要及时,见草就除。结合中耕除草可以每亩追施腐蚀的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而当幼苗生长到7厘米以上时,结合中耕除草在追施一次人畜粪水1500公斤促进幼苗生长。
紫菀怕干旱,所以在栽培时,一定要注意水分,干旱时一定要及时浇水,在大雨后要注意排水,以免积水时间过长,导致植株根系腐烂。
病虫害管理
紫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白粉病等。定期巡查植株,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或使用植物保护剂进行防治。
光照与温度
紫菀需要充足的光照,最好放置在阳光充足的位置。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修剪和翻土
定期修剪植株,可以促进侧枝的分枝,保持植株的形态美观。
适时进行翻土,以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通气性。
施肥
在种植前,在土壤中混入一些有机肥料以提供养分。
在生长季节中,可以每月施一次全面肥料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施肥时需注意施薄肥,避免使用浓肥或生肥。
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在生长期间,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适时浇水,避免积水。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紫菀,使其健康生长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