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由于昼夜温差大,兔子养殖需要特别注意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建议:
环境管理
温度控制:秋季昼夜温差大,应根据昼夜温度变化调整风机开启数量和转速。夜间保持基本的通风量,避免通风量过大造成兔舍温度过低。
卫生与消毒:保持兔舍干净卫生,每天早晚清粪两次,防止兔舍氨气超标。每周至少对兔舍和兔笼进行两次喷雾消毒和一次火焰消毒,水线每周冲洗一次,饮水消毒一次。
防鼠防猫:秋季老鼠和野猫等活动频繁,务必加强兔舍防护,防止它们进入兔舍,咬伤或咬死兔子。
饲料管理
优质饲料:选择优质饲料,避免突然更换饲料,每周至少清理料盒两次,防止饲料霉变,妥善存放饲料,避免饲料受潮。
定时定量:饲料定时定量,早餐早喂,晚餐迟喂,午餐多喂青饲料,夜间饲喂。幼兔每天喂5—6次,青年兔每天3—4次,成年兔每天2—3次。
补充饮水:及时提供洁净充足的饮用温水。
疾病防控
呼吸道疾病预防:秋季兔舍通风量不好把握,易引发呼吸道疾病,需做好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预防工作,特别是仔兔断奶前和生长兔出栏前。
梭菌预防:所有生长兔40日龄前必须进行梭菌疫苗的免疫。
其他疾病预防:做好大肠杆菌、仔兔肠炎、流行性腹胀等的预防工作,生长兔36-40天、45-50天必须药物预防腹泻。
繁殖管理
补充光照:入秋前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补充人工光照,以使刚过盛夏而体质瘦弱的家兔恢复体力。
适时配种:掌握母兔发情期,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对于还没发情的母兔可以采用药物催情和挑逗催情等方式诱导发情。
仔兔护理:怀孕期和哺育期母兔应喂给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抓好仔兔的初生关,提早补饲和适时断奶。
营养与饲料
多喂青绿多汁饲料:适当加喂蛋自含量较高的精饲料,避免喂露水草和雨后未晾干的青绿饲料,以防引起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提高饲料质量:严格把控兔群的饲料原料质量,慎用新花生秧粉和新的豆秸秆粉,新玉米需要晾晒2-3个月后使用。
日常护理
保持干燥:秋季天高气爽,但也要注意保持兔子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引发的疾病。
定期驱虫:加强兔群的驱虫工作,定期对兔群驱虫,减少寄生虫对兔群营养的消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深秋时节兔子的养殖效果,确保兔子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