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蛆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地选择
选择远离生活区、有树荫但有一定光线、野生苍蝇较多的地方。养殖房只要能遮雨即可,茅草房、水泥瓦房、树皮房都行。房屋四周要用1米高的纱窗围起来,以防止鸡鸭等动物进入。
养殖池准备
养殖池要求采用简单的水泥池,每个池面积为1.5平方米~2平方米,池边高20厘米。养殖池可以根据自己所需的产量而定,平均每平方米产量约为0.5千克。
集卵与育蛆
可以用75%的猪粪混合25%的豆腐渣制作集卵原料,待其发酵后,放在育蛆平台上,第二天就有幼蛆出现。不定期观察是否需要投料,每次投料不要太多。另外,还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5~28度,湿度60%以上,20天左右蛆虫就生长大。
饲料配制
成虫的食物以幼蛆为主,先将鲜蛆用绞肉机绞碎,再按下述比例拌匀:蛆糊95%,啤酒酵母5%,水150毫升。饲养技术方面,将种蝇放入蝇笼中,待羽化5%时,发现雌雄开始交尾后,再放入产卵缸。产卵缸为不透明容器,里面放适量麸皮。为便于管理,成虫宜每7天羽化一批。
设备与设施
可以使用蝇笼和蝇蛆培养盘,蝇笼用铁条或木条做成50厘米×50厘米×50厘米的支架,外罩塑料或窗纱,其中一面留一直径为12厘米-15厘米的操作孔。每个蝇笼配备一个饮水杯,三四个料盘,一个产卵缸。蝇蛆培养盘用塑料或铁皮制成,每盘放培养基5千克,培养基厚度以3厘米-5厘米为宜。
温度与湿度控制
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24~30℃,相对湿度50%~70%,每天光照10小时以上。南面要留较大的玻璃窗,以便采光。
养殖规模与设施
根据预期达到的日产量确定养殖规模,一个日产鲜活蝇蛆100千克的养殖场,需要准备两个单元的种蝇生产规模,才能保证持续不断供应日产100千克蝇蛆需要的卵块。饲养成虫需要的面积为每平方米养殖面积可产鲜蛆500克,日产100千克鲜蛆则需20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室外养殖多采用平面养殖,加上走道等需占地250平方米,按5个生产单元连续生产,需占地1250平方米。室内生产多采用立体养殖,按4层计算1个70平方米的房间构成1个生产单元,5个生产单元则需要建350平方米大小的生产厂房。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食用蛆,并确保其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