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鸭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鸭苗选择
选择高质量的鸭苗,体型要达到一定大小才能在外面养殖。一般鸭苗生长15天左右就可以放在外面养殖,避免过早放养造成损失。
放养密度
根据养殖区域大小、鸭子体型和生长情况调整放养密度。一亩地可以放养200到300只生长了15天左右的鸭子。选择附近有果树园子或田地的地方,让鸭子可以吃到天然食物,减少饲料投入。
环境选择
鸭子行动笨重,适合放养在有低矮灌木或小树的地方,设置障碍物如围栏防止逃跑。放养环境要求水源方便,杂草定时清理,注意杀虫消菌,保证鸭子生长环境安全。室内养殖要注意通风和卫生。
分类饲养
鸭子生长到一定周期要分开养殖下蛋鸭子和商品鸭子。蛋鸭在未下蛋期间要适量投入食物,避免过肥减少下蛋数量。商品鸭子需用笼子圈养在封闭环境下,减少活动量,加快出栏时间。
饲料与营养
雏鸭出壳24小时后先给水再开食,水中加入维生素C和葡萄糖。开始时可先用半生半熟的大米饭,逐渐过渡到正常饲料。雏鸭适宜密度为1周龄内每平方米25~30只,2周龄15~20只,3周龄以上5~7只。
增重与催肥
可以通过喂食猪血、葡萄糖水和槟榔粉水等方法促进增重。每天喂食一次,增强体质。
运动
加木条搭架,每天赶鸭子上架活动,增强体质。春季要注意保温,避免温度忽高忽低。
疾病防治
保持鸭舍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密度适中。定期消毒鸭舍,使用抗生素等预防疾病。及时淘汰体型弱小和健康状况差的鸭子,减少疾病传播。
适时分群与换料
雏鸭在19-21天由小鸭料换成成鸭料,换料过程要逐渐进行,避免应激。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增强免疫力。
饲养管理
确保棚舍建设合理,具备良好的光线照射和水源供应。根据雏鸭的生长阶段调整饲喂次数和方法,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雉鸭,提高养殖效益和鸭子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