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青蛙的运输方法主要分为常温运输和低温运输两种,具体操作如下:
常温运输
运输工具:常用的运输包装工具有运输笼及运输筐等。运输筐规格一般为70cm×60cm×60cm,自中间分为两层。运输笼一般用5cm×5cm的方木作支架,四周用铁丝网或窗纱固定,上、下层各放一木制70cm×60cm×10cm的抽屉式底。
装运密度:普通以放满底平面积的80%为宜,不能多放,不能使其重叠成堆,否则易出现死亡现象。
操作及注意事项:
装运时,应在装运工具的底部铺垫薄薄的一层草,并在蛙上面也盖上薄薄的一层草,以保持牛蛙身体的潮湿状态。
运送途中,坚持每2~3小时淋水一次,因牛蛙皮肤没有防止水分蒸发的机能,假如不用淋水的办法保持牛蛙体表的潮湿,则因风吹、空气流淌使水分蒸发,造成蛙体失水而死亡。
低温运输
温度控制:进行蛙类的活体运输时,通常要进行温度控制,调低温度以降低它们的活动能力、新陈代谢和氧气的消耗,以便降低死亡率,使其尽可能运送更长的距离,并增加装运时的密度。
降温方法:蛙类为冷血动物,有冬眠的习性,选择适当的降温方法,使水温和体温缓慢下降,最终达到进行低温运输的要求。低温运输,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方法,通常与其他各种运输方法混合应用。
装运方法:
将蛙类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塑料袋中,袋中水温约保持为6°C〜8°C。
经过低温、充氧包装处理后,一般在24h内运输是安全的。
建议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根据青蛙的大小和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运输笼、运输筐、塑料箱等,并确保工具内部有足够的通风和保湿措施。
控制温度:低温运输可以显著降低青蛙的代谢率和氧气消耗,提高运输成活率。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温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保持湿度:无论是常温还是低温运输,都应保持青蛙身体的湿润,避免因失水导致死亡。可以通过定期淋水或使用湿草、湿布等方式来实现。
合理装运密度:装运密度应适中,避免青蛙之间互相拥挤和堆压,减少死亡风险。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养殖青蛙的运输成活率,确保运输过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