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中导致死亡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缺氧
表面现象:小龙虾上草、上岸,先死大的后死小的。
内在因素:池水缺氧,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
外在因素:天气变化、倒藻、水草过多或过少、有机质过多等。
处理方法:及时清理水面杂草和浮游生物,多种植水草,定期测量水中的含氧量,必要时进行人工增氧。
疾病
表面现象:趴边、无力、不进笼、体表挂脏、黑鳃、红鳃、黄鳃、烂鳃等。
内在因素:体内被细菌、病毒等感染,体表寄生寄生物、感染真菌等。
外在因素:空肠、肠充血、肠炎、断肠、肠胀气、烂尾、断须、胃积水、空胃、头胸腔积水、纤毛虫、丝状藻、长白毛、脱壳未遂等。
处理方法:定期彻底消毒,减少病菌繁殖,及时清理水面垃圾,控制养殖密度,发现病虾及时隔离和治疗。
毒素
水质差:产生毒素,如亚硝酸盐氮、氨氮超标,导致小龙虾中毒死亡。
处理方法:换水或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桑普颗粒,降低有毒物质的浓度。
应激
温差过大:冬季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导致小龙虾应激反应,影响其生存。
处理方法: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急剧变化,合理调控水位,增加水草覆盖,提高水体保温能力。
营养缺乏
微量元素缺乏:如钙源不足,导致小龙虾蜕壳困难,免疫力下降。
处理方法:定期补充钙源,如使用钙镁宝等,确保小龙虾营养均衡。
敌害过多
枝角类过多:消耗水中氧气,导致缺氧,影响小龙虾生长。
处理方法:使用底康1号等药物减少底部耗氧,控制枝角类数量。
疾病传播
白斑病:小龙虾自带病毒,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大规模发病。
处理方法:早期发现病虾,及时隔离,使用专杀药物,如渔美康菌美6号,提高抗应激能力。
综上所述,要减少小龙虾养殖中的死亡,需从水质管理、疾病预防、营养补充、应激控制等多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措施,确保小龙虾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