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养殖银耳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控制
银耳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出耳前期气温低,要注意防风保温。
在高温季节,晚上气温较低,银耳生长快,可在傍晚向空间及耳木上适当多喷些水。
湿度控制
空气的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银耳生长健壮迅速,色白朵大。耳木过湿会影响菌丝的生长,耳基易腐烂;空气湿度过低,银耳则缩发黄,不能开片,造成僵耳。
喷水时要勤喷轻喷,晴天气温高每日喷水3~5次,盛产时增加至6~7次,阴天少喷,雨天不喷。耳大多喷,耳小少喷,耳片透明、边缘无收缩即为水分适宜。
光照和通风
银耳需要充足的光照,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栽培环境应通风良好。
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管理工作包括温度、湿度的调节和病虫害的防治。
菌种选择与保存
选择品质优良、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的菌种。菌种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无直射阳光的环境中。
栽培基质
银耳不但可用段木栽培,还可以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
室内代料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树枝、短木或边角木料经切碎磨粉后为原料,节省大量木材,并且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较易控制。
施肥
在银耳的生长初期和盛长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这时应适当增加施肥量。而在银耳的休眠期和繁殖期,应减少施肥量。
施肥方法可以通过喷雾或灌溉的方式,将银耳专用水溶肥均匀地喷洒在培养基上。
采收与停水
每批银耳采收前2~3天可多喷些水,促使子实体迅速长大。采收后要停水1~2天,做到干湿交替,有一个发菌的间隙,使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相结合,并可防止伤口感染,减少烂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在秋天成功养殖银耳,提高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