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水的方法主要根据养殖水体类型、养殖对象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来决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换水方法:
适时加水
一般每隔7天加水一次,但具体时间应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和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在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应缩短加水间隔时间。
清晨加水效果更佳,因为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水体中各类生物的呼吸耗氧量最低,凌晨3-5点达到最低值,此时注入新水有增氧作用。
科学加水
注入的水必须是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且温差不宜过大。一般苗池温差不超过2°C,总池温差不超过5°C。
抽水时应抽取水源上层水,一般将抽水管插入水下30cm左右,因为浅层水有机质含量低,溶氧含量高,水温与池水温度相近,注入后有利于鱼虾生长发育。
加入新水之前,应先将池塘底部的老水排出去,并准备密眼网绑到进水口,防止杂鱼杂虾进入池塘,同时防止水流过大对鱼虾产生刺激。
加水时应将注入的新水沿着池水的上层水平线冲入,促使上层水搅动,起到增氧作用。
加水适量
每次加水深度以20-30cm为宜,当池中发生缺氧或水体恶化时,应先排除1/3-1/2的原池水,再加入新水。
换水量过少达不到换水目的,换水量过多则可能导致水体营养、浮游生物数量、PH值下降,使水体不稳定,对鱼虾产生应激。
部分换水(兑水)
从鱼缸中抽出多少水就应补充多少水,一般兑水不超过鱼缸总水量的四分之一为宜。兑水时要注意新加入的水的水温,尽可能和原鱼缸的水温一致。
兑水次数,秋冬季节每周一至二次,春夏季节每周二到三次,具体次数根据鱼缸中的水的浑浊度而定,过滤条件好的水质清晰的可适当减少次数,过滤条件差的可适当增加次数,但不能过于频繁。
全部换水
将鱼缸内的水全部更换为新鲜水,适用于水质严重恶化或需要彻底清洁鱼缸的情况。换水时,应先将鱼缸内的鱼虾捞出,彻底清洗鱼缸,再倒入新水。
建议
定期换水:无论采用部分换水还是全部换水,都应定期进行,以保持水质清新和稳定。
监测水质:在换水前后,应检测水体的溶氧量、PH值、氨氮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控制水温:换水时要注意新水和原水的水温差异,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对养殖对象造成应激。
清洁处理:在换水过程中,应对鱼缸和用具进行彻底清洁,防止病原体传播。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保持养殖水体的健康状态,为养殖对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