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瘟疫在养殖中的措施包括:
实施自繁自养的生长繁殖模式
防止从外地购买育肥仔猪带进猪瘟疫病。
根据养猪场的规模养殖繁殖母猪,满足自己育肥仔猪的需要。
购买运到猪舍后要隔离饲养观察半个月,确认无疾病后再合群养殖。
定期预防注射
用疫(菌)苗给猪注射,使猪产生特异性抗病力。
每年春、秋两个季节定期进行预防注射,未注射的猪以后要补针,确保头头注射,个个免疫。
定期消毒
对猪场定期消毒,消除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
猪圈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环境卫生
每天清扫猪舍,清理猪粪和残留食物,使用石灰水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保证猪舍内部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和细菌滋生的机会。
合理饲养管理
保证猪的饮食均衡,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增强猪的免疫力。
避免过度饲养和过度密集,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使用中草药预防
在猪的饲料中添加适量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如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以提高猪的免疫力。
使用传统疫苗
在一些地区,使用传统疫苗来预防猪瘟,这些疫苗通常由当地兽医或农民自己制备。
严格人员与物资管理
饲养员不能随便出入有病猪场与健康猪场之间,外来人员要经过消毒室消毒,穿防护服才可以参观。
对进场的物资进行严格消毒,任何物资必须要经过消毒室消毒才可以进入猪场。
隔离与消毒
本场部分感染猪瘟时,立即隔离消毒,对健康猪群注射猪瘟疫苗,阻止疫情蔓延。
对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运送死猪的车辆要远离猪场。
免疫接种
重点地区全覆盖免疫,散养户采取春秋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实行程序化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98%以上。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瘟等疫病在养殖场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