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在冬天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控制
蚯蚓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5-25℃,在冬季需要将养殖床加厚到40-50厘米,并在上面覆盖稻草或其他保温材料,如塑料布,以保持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在室外养殖时,可以利用发酵粪料产生的热量、大棚或光照等方法进行保温。例如,在养殖底层铺上20厘米厚的新鲜马粪掺部分鸡粪,踩严实后铺塑料薄膜,上面放置蚯蚓和饲料。
饲料选择
蚯蚓的食物包括剩饭、剩粥、烂水果、豆渣、蔬菜叶、香蕉皮、苹果皮等含有甜味且柔软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易于蚯蚓消化。
冬季应适当增加饲料的厚度和保温措施,确保蚯蚓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养殖密度
蚯蚓的养殖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米不超过5斤,深度在20至30厘米之间,避免过深导致蚯蚓缺氧。
分床和轮作
冬季蚯蚓生长较慢,但后备蚯蚓群较多,因此不需要减少养殖密度。在春天天气转暖时,可以拆堆进行养殖,并进行轮作和更新种苗,以保持蚯蚓群体的活力和健康。
适时采收
根据季节的不同,适时采收成蚯蚓。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充新料,保持养殖床的持续生产力和蚯蚓的健康生长。
环境管理
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养殖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可以在养殖场地挂几盏灯,提供微光环境,避免蚯蚓外逃。
保持养殖环境的湿度适中,基土的湿度要求在40%-60%,空气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冬季有效地进行蚯蚓的家庭养殖,确保蚯蚓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