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石鲶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鱼池选址与建造
选址:选择有水源保证、水质好、排灌水方便的地点,便于日常管理,同时应尽量临近果园或种植的作物,以便利用诱虫灯诱捕昆虫。
建造:鱼池可以是下挖式或地面上建池。下挖式建池有利于水温稳定和冬季保温,同时要有有效的排水条件。鱼池面积以10-20平方米为宜,形状一般为长方形。鱼池应设有上、下排水,上排水用于预防雨季池水漫顶,下排水用于日常换水及放水捉鱼。鱼池以砖体结构为佳,池壁、池底用水泥砂浆抹平滑,不漏水,注水深为0.9米左右,池底放一定数量的瓦筒、瓦坛等作人工洞穴,供鱼栖息。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鲶鱼对水质要求不高,耐低氧,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但应尽量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水质以黄绿色为宜,经常更换水,一般10-15天换掉1/3池水。
水质调节:在鱼池消毒完毕放养鱼苗前一周开始培肥水质,可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浮莲,起到遮阴、防逃及调节水质的作用。若发现鱼苗窜出水面,说明池水过肥水中缺氧,应及时注入新水放掉老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勤注新水及时增氧,有条件的还可安装增氧机增氧以防死鱼。
鱼苗选择与投放
选择:选择无病、无伤、体健活泼的鱼苗,鱼种规格应在3厘米以上,大小尽量一致,以免互相残杀。
投放:放养鱼苗时应进行消毒处理,将鱼苗放入鱼池前,可用高锰酸钾等药物进行消毒。投放时注意不要损伤鱼体,保持鱼苗的活力。
饲料与喂养
饲料种类: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幼鱼时期主要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随着生长,逐渐转变为植食性饲料。饲料应保证新鲜、优质,避免变质。
投喂方法:投喂量应根据鲶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量进行调整,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喂食时应定时定量,尽量在固定时间投喂,以便于观察鲶鱼的摄食情况。
疾病防治
预防措施: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观察鱼群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在鱼池中设置人工洞穴,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治疗方法:一旦发现疾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杀虫剂等,同时加强养殖管理,提高鱼群的抗病能力。
日常管理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鱼池,去除残渣和污物,保持水质清洁。
监测水质: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等,确保水质稳定适宜鲶鱼生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石鲶鱼,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