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鲈鱼怎么养殖

学个小知识 · 2025-01-07 01:05:37

水箱鲈鱼养殖的方法如下:

养殖水域

水深要求为2m至2.5m。

在放养鱼苗前半个月,应对养殖周边水域用生石灰遍洒消毒。

苗种放养

放养规格为0.5g/尾至0.6g/尾,放养密度为100尾/亩至120尾/亩。

放养前用0.5%至1%的食盐浸浴3至5分钟。

操作时要细心,避免苗种受伤。

饲养管理

驯食:放入网箱2至3天后,每天投入少量小杂鱼,待大部分鱼在水面上吃食时,开始每天2至3次投喂小杂鱼。

投饲:以当地捕捞的小杂鱼为主,每日2至3次进行投喂,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四定”原则。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爽,勤换水、勤加水,保持水中溶解氧量不低于3mg/L。

巡池: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观察鲈鱼的活动情况,查看水色,测量水温,发现死鱼及时捞起,发现病鱼及时送检,查清病情,尽早防治,并做好巡池日志。

水质要求

鲈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保持水质清澈、溶氧充足是养殖的关键。

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清新。

根据鲈鱼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养殖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水质恶化。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鲈鱼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

疾病防治

观察和测定水质,定期消毒水体、改良水质,以达到防病之目的。

针对常见疾病如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应有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特定药物进行水处理和内服。

其他管理

确保池塘周边交通便捷,电力配套设施完善,远离农业和工业区。

池塘一般为长方形且东西朝向,面积为10.2m×667m,埂宽2.5至3.0m,池坡比1:(2.5至3.0),水深1.5至2.0m。

池塘底部要保持平坦,还要有良好的保水性,一般以黏土且pH值偏碱性为佳。

池中建立独立的排水、进水系统,避免排水、进水交叉污染。

可按照每2亩设置发电机和增氧机等养殖设备配置,以加强池塘水循环,营造更有利于淡水鲈鱼生长的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水箱鲈鱼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治,以确保鲈鱼健康生长和高产。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