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虾蛄最好

哇哇百科课堂 · 2025-01-07 02:39:31

养殖虾蛄的最佳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苗种准备

来源:虾蛄的苗种主要来源于天然海区,有时也会使用人工育苗。天然苗种通常通过定置涨网、底拖网或手工捕捉,而人工育苗尚未达到生产性规模。

运输:运输苗种时应采取充氧水运或保湿干运,控制运输时间在10小时以内,避免高温、日晒、雨淋和风吹。高温季节宜在夜间运输或使用冰块降温。

适应性:若天然苗与养殖地处于不同海区,需注意水温与盐度的差异,并采取过渡方法。

场地准备

清塘:养殖塘在放养前必须清塘,消除敌害生物及致病病源。清塘通常使用高浓度的生石灰或漂白粉。

消毒:养殖池及养殖管需用漂白粉进行杀菌消毒,并确保水流畅通。

肥水:放养前2~3天开始肥水,使用发酵鸡粪等培养中小型浮游动物,为虾蛄提供充足的饵料。

放养技巧

密度: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苗种品质与规格、饵料供给情况及养殖管理程度而定。天然苗种个体较大,可放5000—7000尾/亩;人工苗种放养密度可高些,为8000尾/亩左右;第Ⅲ相假蚤状幼体放养量为1.5万—3万尾/亩。

温盐度:放养时要考虑温盐度差别,采取苗袋浮于池水中和逐步过渡的方法。

饵料与投喂

饵料:虾蛄是杂食性动物,常用的饵料包括小杂鱼、虾、贝类等,以鲜活的鸭嘴蛤为佳,减少底质污染。

投喂:投饵需均匀,每天黄昏时投饵较适宜。投喂大型鱼虾或厚壳贝类时,需预先切小或破壳。

养殖管理

环境:虾蛄喜欢阴暗的环境,养殖池中可设置养殖管提供隐蔽处,防止自相残杀。

水质:保持水质清新,含氧量不低于每升四毫克,pH值在6至8之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蜕壳:虾蛄在蜕壳期间非常柔软,应避免干扰,提供适宜的环境。

收获

方法:收获成虾蛄时,可在养殖塘的最低处安装锥形网进行收获。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虾蛄的养殖成功率。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水质、观察虾蛄的生长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管理措施。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