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菌怎么养殖

破点思维教育 · 2025-01-07 03:12:40

金蝉菌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种源

自然采集:在田间自然采集金蝉的卵、若虫和成虫作为种源。7~9月份是采集若虫的最佳季节。

建立纱网大棚:提供成虫产卵空间,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重新栽植果树实生苗,并在周围架设围栏,拉设铁丝和尼龙窗纱网。

卵的采集和处理

采卵:在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采卵。使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将产有卵的枯树枝剪下,50-100条捆成一小捆,放入塑料袋中待用。

采后处理: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30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湿度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

孵化

孵化棚内促进孵化:将采集的有卵枝条集中于孵化棚内,底部铺撒5~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孵化期间应不断抽查金蝉种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少量金蝉幼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进行种植。

养殖环境

环境控制:将准备好的金蝉养护在通风安静的地方,等待金蝉的不断产卵。在金蝉逐渐进入土壤中形成蝉蛹后,需要保证环境的温暖,及时浇水,做好水分补充。有利于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可以更好的形成菌丝体。

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蚱蝉“殖种”深度以30-50厘米为宜,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施肥与病虫害防治

施肥:金蝉花形成需要温暖的环境,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温度较高,空气湿度大,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在金蝉花开始破土后,需要及时施肥,做好养分补充。

病虫害防治:及时喷洒杀虫药剂,有效预防金蝉花遭受病虫害的侵犯。

收获

挖掘金蝉花:在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10~3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将养殖好的金蝉花取出。挖掘时应小心,避免损伤金蝉花和寄主植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金蝉菌,并在适当的时候收获金蝉花。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及时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是成功的关键。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