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菍怎么养殖

读书精选 · 2025-01-07 04:30:37

地菍的养殖方法如下:

温度

地菍耐寒耐热,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为0度到30度之间,最佳养护温度为20度左右。

浇水

南方雨季需排水,7月至9月高温天气土壤易干旱,需根据植株生长状况每周至两周补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量,避免积水。

施肥

地菍属于低耗肥植物,对养分需求不大。栽种前需拌入基肥,定植后30天施用一次有机肥,花蕾期和结果期增加养分消耗,每月施用一次复合肥。

光照

对光照需求不高,春冬季节自然光照,夏秋季节需要遮阴,每日光照保证在五小时左右。

繁殖

可以采用切割法或扦插法繁殖。切割法在清明节前后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切成10×10厘米的小方块,带土按30×30厘米规格移植,并浇定根水。扦插法选择生长健壮的匍匐茎,截成7-8厘米长的插穗,斜插于湿沙基质中,保持基质湿润,生根后适时浇水施肥,幼苗长至5-6片叶时移栽。

越冬

当年生的地菍根不长,主要依靠匍匐根,抗冻能力较弱,气温低于零下四度时容易冻伤。因此,在低温来临前,可在植株表面铺上一层地膜防冻。

选地整地

地菍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中。选择地势高、土质疏松的地块,在早春进行整地,将土块打散、耙细、整平并起垄,做好排水沟。

病虫害防治

地菍适应力和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强,人工栽培时较少发生病虫害,因此一般无需进行药剂防治。

收获与储藏

一般在春秋两季种植的地菍需要6到8个月才能完全成熟。当块茎呈圆形、瓣级厚实、肉质丰硕时即可收割,收获后需及时晾晒并干燥到一定程度后储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地菍,并确保其健康生长。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