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水蛭养殖的步骤如下:
选择养殖场地
水蛭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养殖场地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
最好是泥沙底质的池塘或水田,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和繁殖。
搭建养殖设施
根据养殖规模,搭建相应的养殖设施,如养殖池、遮阳网、防逃网等。
养殖池的大小和数量要根据养殖密度来确定,既要保证水蛭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又要便于管理。
引进种苗
选择健康、活力强、体型均匀的水蛭种苗进行养殖。
种苗的引进要选择正规的渠道,确保种苗的质量和成活率。
投喂与管理
水蛭的食性广泛,可以投喂螺蛳、蚯蚓、昆虫等鲜活饵料,也可以投喂配合饲料。
投喂时要定时定量,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收获与销售
水蛭的生长周期一般为5-6个月,当水蛭达到商品规格时,即可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选择晴朗的天气,避免水蛭受伤。
养殖环境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水质优良的地方建池。
根据养殖规模的不同,可选择池塘、稻田、水泥池、沟式或缸式养殖。对于初学者,推荐从沟式或缸式养殖开始,待掌握一定技术后再扩大规模。
种苗选择
水蛭的种苗来源包括购买、自繁和野外捕捉。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宜,因其生长能力强、产卵高、体型大、产量稳定、繁殖力高。
种苗的投放时间应控制在春季,以早春投放为宜,这样可以在当年10月左右加工、长成和出售。购买种苗时,应选择健壮、无伤、个体大的水蛭,避免品种混杂和没有经济价值的水蛭混入。
饲养管理
水质管理:水质是水蛭生存的重要条件,一般要求水体pH值在6-8之间,肥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饲养过程中要经常换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更要保证水质清新,并有一定的溶氧量。
饵料投喂: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投饵后要注意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温度控制:水蛭喜温暖环境,它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30℃,平时需把控好周围环境温度。进入夏季后需密切关注水温的变化,若水温过高,则水蛭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太阳直射水面时会导致水温上升,建议在池塘旁边种植一些遮阴植物,并增加换水次数,使水温保持在15-30℃。
越冬管理
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
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也可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水蛭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采用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水蛭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顺利入门水蛭养殖,并在掌握一定技术后逐步扩大规模,获得经济收益。建议初学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到养殖场实地参观学习,以减少盲目性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