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厂的检查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包括生态环境、地下水污染、污水污染治理、噪声污染、废气污染、环境风险及应急预案、固体废物污染源等方面的检查。此外,还需要检查安全设施、作业环境、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具体检查内容如下:
生态环境检查
按照“五步法”(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进行现场摸排核实,发现问题并分类处理。
检查矿山和石材加工厂的地下水污染情况,包括场地污水处理设施、固废(危废)堆放场所、化学品堆放场所等的防渗漏和放腐措施。
污水污染治理督察
检查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历史运行情况、处理能力及处理水量、废水的分置管理、处理效果、污泥处理及处置,是否建立废水设施运营台账。
污水排放口监察和排水量复核。
噪声污染源检查
检查是否按照环评文件或环评批复要求设置污染治理设施,噪声是否达标。特别关注石材磨机的噪音污染和矿山噪音问题,降噪设备的购买和更新。
废气污染检查
检查锅炉、石化、化工等燃烧产生的废气,工艺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源,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环境风险及应急预案现场检查
督察固体废物来源、固体废物贮存与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贮存和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转移。
安全设施检查
检查消防设施、应急救援设备、安全出口等设施的完好性是否得到保证。
作业环境检查,包括通风、照明、噪声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存在有害物质污染等问题。
人员安全意识检查,包括员工是否佩戴防护用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被发现却不处理等问题。
石材质量检查
石材进场需要复试,包括外观、表面质量、尺寸和重量等方面的检查。
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测试,包括硬度、耐磨性、弯曲、抗冻和耐污染等方面的测试。
加工工艺检查,确保加工质量和安全性。
尺寸和规格检查
使用卷尺、钢直尺和游标卡尺量测石材的尺寸规格,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检测
通过人工目规检查和专用设备检测石材的外观质量,包括表面瑕疵、色泽不均、纹理和色差等问题。
其他检测
粒度分析,衡量石材颗粒大小和分布,影响坚固耐用性、渗透性、耐久性等性能参数。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硬度、密度、吸水率、磨耗率、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等。
化学成分检测,确定石材成分,识别可能导致石材变质或损坏的化学物质。
建议石材厂在进行检查时,可以结合以上各项内容,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和流程,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