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菖蒲的养殖方法如下:
繁殖方式
根茎繁殖:春季挖出根茎,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盖土压紧。在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松土和浇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粪尿2次,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
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
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但种子较少,且繁殖过程较为麻烦。
田间管理
栽植深度:栽植的深度以保持主芽接近泥面,同时灌水1~3cm。
浇水管理:在生长季节保持水位或潮湿,施追肥2~3次,并结合施肥除草。初期以氮肥为主,抽穗开花前应以施磷肥钾肥为主。
施肥管理:每月施一次液肥,以氮肥为主,抽穗开花前增施磷肥和钾肥。
环境控制
光照管理:菖蒲喜欢阴凉环境,害怕暴晒。在养护期间,不应将菖蒲放在太阳下暴晒,也不能让其接触直射的阳光。夏季高温时,应提供适当的遮阴。
温度控制:菖蒲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温度低于10℃会影响植株生长。比较耐寒,一般不需要特殊措施过冬。
土壤选择
土壤配制:选用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具有良好的透气和排水性。可加入适量的粗砂,提高其排水性。也可用腐殖土、泥炭土、菜园土等,并加入适量的基肥。
修剪与换盆
修剪:及时剪除衰老枝、徒长枝、过密枝,使株形美观。冬季应修剪枯叶,避免叶子腐烂影响根部健康。
换盆:每2年换一次盆,最好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此时温度适宜,换盆后植株容易成活。
水培
水质选择:最好用河水或井水,若用自来水,必须提前接好,晾晒两三天再用。
水位管理:水培期间要经常换水,保证水质干净,水位不可过高,以免根部腐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日本菖蒲,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