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蟹怎么养殖

啥都懂点 · 2025-01-07 06:14:04

鱼蟹的养殖方法如下:

放养模式

亩产量要求10-15kg时,放养5-15g/只的蟹种5kg;

亩产量要求25kg时,放养蟹种10kg。

移植水花生

在成鱼池一角移植一定数量的水花生,约占池塘面积的5%。

鱼池选择

鱼虾混养通常在鱼种塘内进行,池塘面积3-5亩,池底平坦,淤泥较少,进排水方便。

提升池塘水位

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差的状况,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增加水体溶氧

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

生物调控水质

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外河网围养蟹

应捞投水草遮荫,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水温,如出现缺氧现象可采取用挂机船螺旋桨推水增氧,增加水体流动。

良好的池塘条件

面积5~10亩,水深1.5米,沟深2米,不渗水,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旱涝、污染之忧,进排水口相互独立,成对角线设置,防逃设施完备。

彻底清塘

特别是老塘口,清除过多淤泥,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浆趁热全池泼洒,并注意塘埂处也应泼洒到位。也可使用碧水99或硫脒沙星,消毒杀菌作用强,无药残,使用方便。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种植水草,如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等,并进行合理布局和养护。

肥水,放养前使用氨基肥肽与丰藻碧水安/高能活力碳全池泼洒,培养平衡的菌、藻相,池水透明度保持40厘米。

投放螺蛳,清明前每亩蟹池一次性投放活螺蛳400~500千克,改善底质,活化淤泥。

水源与水质

选择养蟹基地前必须对水源有充分的了解,水量充足是前提条件,养殖区要远离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源。水质标准:溶解氧含量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应保持在7.0~8.5,氨氮应保持在0.2~0.3毫克/升。

清淤与晒塘

冬季抽干池水,彻底清淤消毒,日晒风冻1个月左右。清淤后的塘底经冻后土质变松,再经太阳暴晒,促进池底有机质分解变成养份,减少细菌、寄生虫等有害生物的危害。

消毒

蟹种放养前必须用药物对蟹池彻底消毒,常用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和茶粕等,每亩用量分别为75~100千克、30~75千克和30~50千克,也可采取生石灰或漂白粉+茶粕的方法消毒。

种草

移植水草时要注意消毒防害,可采用塑料薄膜和水泥板做防逃设施。水草种类包括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布局要合理,保持水草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放苗密度

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要求为120-150只/kg。放苗前要先在水里浸泡2-3分钟,然后取出放置10分钟,重复该操作2-3次后才能放入池塘。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