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檀香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
檀香种植对土地要求高,需要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微酸性沙质红色壤土,pH值在5~6.5之间。
选地时,应避免过度砍伐,保留适当的原生乔木和灌木做寄主,以减少杂草侵入和保持土壤肥力。
整地
在原有天然林或人工林的地段营造檀香林时,只需将不能做寄主的种类砍去,疏伐过密树木,使林间有充分的透光度。
在林间开穴,株行距无需严格要求,造林时还需补充一些灌木寄主。
利用荒山荒地造林时,可以全垦后按规划种植檀香苗和寄主树及绿肥植物,或进行局部整地。
种植
挖穴:小坑的深度要在40厘米左右,宽也要40厘米左右,每个小坑中间的距离要留50厘米左右。
栽植:将檀香苗连同寄主带土团栽入穴内,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如果没有寄主或寄主不够,应及时补种。檀香容器苗除低温、旱季外其它季节均可定植,以雨季(3、4月)为佳,最迟不超过6月,最好选择阴雨天种植。
管理
施肥:前期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前5年生长迅速,要施足基肥,促其迅速生长。后期逐渐减少追肥量,旱季施水肥,雨季雨后开浅沟撒施化肥。
修剪:及时割除假蒿等寄主植物,防止其压制檀香苗生长。在春天和夏天温度高、湿度大时进行修剪效果较好。
病虫害防治:注意通风透气,定期喷药防病,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地区。
排水:檀香根系对积水敏感,要做好排水系统,防止根系腐烂。在土质黏重、砂石少的地方,应采取开沟排水等措施。
光照与湿度
檀香木需要充足的阳光,每天至少要接受4-6个小时的直接日照。
土壤保持湿润,但切忌积水,夏季可以适当增加浇水。
容器苗养护
檀香木盆景需要充足的阳光,每天至少要接受4-6个小时的直接日照。
使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有利于根系发展。
每月施加一次有机肥,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适当增加浇水。
定期修剪枯枝、病枝和过密枝,保持盆景整洁。
冬季处于半休眠状态,注意控水,适当施肥,以利于越冬。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玉檀香,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