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田鲤鱼的方法如下:
蓄水与田埂加固
在春季插田前先蓄好水,沿田埂挖深宽各30~40厘米的边沟,并将泥土铲上田埂加高加固,以防鲤鱼逃跑。同时,在稻田里纵横挖深宽各30~40厘米的十字型对称深沟,与边沟相连,便于鲤鱼活动。
种稻与施肥
稻田蓄满水后,在除边沟和十字深沟外的其它地方插上秧苗。插秧苗前犁耙田泥,每亩水田撒施15~2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以肥田肥泥肥水,有利于水稻和鲤鱼生长。
放鱼与消毒
插下秧苗后7~10天,秧苗返青时投放鲤鱼,一般每亩稻田投放重100克左右的鲤鱼250~300尾。投放前,鲤鱼需先在25~30倍大蒜浸出液中畅游3~5分钟进行消毒,然后放入边沟中。
防逃措施
注意防止鲤鱼逃跑,加高加固田埂,防止大雨天田水越过田埂,还要建好排水口并装上防逃网,以便大雨过后及时排除过多的田水。
饲养管理
投放鱼种后,前期不需喂食,利用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后期进行定点喂食,逐渐缩小投食范围,并注意驯化,使鱼群集中抢食。投喂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少量多次,每次投喂30分钟左右。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氨氮等,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标准。根据情况采取加注新水、使用增氧机等措施,保持水质稳定和良好。同时,减少水质污染和破坏,防止疾病发生和传播。
疾病防治
以预防为主,高温季节每半月用生石灰10~15公斤加水全池泼洒,每月用晶体敌百虫0.25ppm或漂白粉1ppm全池泼洒一次。定期检查鲤鱼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和处理。
捕捞销售
在水稻成熟收获时,先放干田水,让鲤鱼进入边沟和十字深沟内,再进行人工捕捉。捕捞后,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销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水田鲤鱼,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