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苗种培育
鱼苗孵出2—3天后,逐渐脱离鱼巢自由活动,并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
当鱼苗下池后,每天适量施肥。
脱粘孵化的鱼苗,亩放12—15万尾为宜。
鱼苗开口摄食时,先喂1—2次熟蛋黄,再喂几天黄豆浆,以后依水质肥瘦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决定施肥量。
成鱼饲养
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或混养,也有在水草较丰茂的湖库水面粗养,以及利用网箱进行集约式养殖。
主养鳊鱼时,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亩可放冬片鱼种600—800尾,配养鲢、鳙鱼种200—300尾,饲养一年鳊鱼个体可达500克左右。
网箱养殖
选择靠近村庄、房屋的深水库湾设置渔排,方便管理和避免枯水期网箱搭底。
选择向阳背风,库底原为农田或平坦开阔山地的水域,这样的水域水质肥,天然饵料丰富。
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水流在0.1米/秒以内的水域,这样的水域相对安静,可减少鱼群的应激反应。
饲料投喂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全部选用专用颗粒料。
颗粒料以鱼粉、菜籽饼、麸皮等为主要原料,经小型硬颗粒饲料机制成不同粒径的鱼种料(粒径1—1.5毫米)和成鱼料(粒径2.5—3.5毫米)。
颗粒料中的动物蛋白含量达26%左右即可。
水质管理
鳊鱼喜欢干净清澈的水质,应保持池塘的透明水质在30-1000px左右,有适量的溶解氧,PH值控制在7左右。
每周定期抽出老水注入新水,保持池塘的水深与清澈度。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网箱,防止逃鱼,及时清除网箱附着物。
疾病防治以防重于治,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扁鱼,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