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膏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池塘建设
养殖池塘面积一般选择150~660平方米,便于管理和收捕。
蟹池建设要求池壁用石板或砖砌高1米左右,四周设遮沿防逃,池底用粗沙或石砾铺底,先铺石板再铺沙10厘米。
成蟹种选择
选择甲壳青绿色、体质健壮、躯体完整、步足齐全、无损伤、活力强的成蟹作为养成膏蟹的蟹种。
饵料投喂
饵料以新鲜贝类(带壳)和杂鱼蟹为主,也可使用冰冻饲料或干鱼浸泡后投喂。
投喂量为总体重的5%至7%,每天投喂两次,早晨少投,傍晚多投,水温降至10℃时停止投喂。
水质管理
维持较大的换水量,最好日换水2次,以利于雌蟹卵巢发育。
水深保持30~60厘米,加大换水量,保持充足溶氧,每天换水两次,并安装水泵。
病害防治
改善水环境,保持一定盐度(大于海水相对密度1.005),使用增氧机增氧或水泵循环流水增氧。
不投喂变质、霉变饵料,定期使用“底居安Ⅱ”改底、除脏,去黑底板,控纤毛虫。
分级饲养
根据雌蟹卵巢发育情况,区分质量等级(如“含母”、“花蟹”和“膏蟹”)进行分级饲养。
收获时机
定期检查卵巢发育情况,若已达到红膏蟹标准,即可收获,防止产卵,降低市场价值。
其他管理
在室内养殖池培育时,可以增加光照时间,调节昼夜光周期。
定期消毒蟹池,防止病原体和敌害生物进入。
养殖生态环境营造,选择水源充足、远离污染源的地点,设置废水净化处理设施,保持水质清洁。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养殖出高品质的膏蟹。建议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方法操作,并注意观察蟹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