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棚怎么养殖

百科旅行号 · 2025-01-07 07:45:29

大棚养鸭是一种有效的养殖方式,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养殖鸭棚的详细步骤和建议:

大棚建设

圈舍规格:一般采用双列式,宽度9.2米,长度30-50米为宜,中间为1.2米的通道,屋檐高2.0-2.2米。

地面建设:要求有一定坡度(0.6-1.0%),最好为水泥或砖砌地面,内设排水沟,外设积污池(沼气池)。

网床建设:离地40-50厘米安置横架,行距2-3米,在横架上铺设长方形竹块或水竹条,长为横架行距的倍数,竹块宽2-3厘米,竹块(水竹条)间距5-10厘米,在网床上铺设塑料网。

屋顶建设:屋顶用小青瓦或草帘+石棉瓦。

饲槽设置:水槽可利用直径为25厘米的塑料积水管从中分开设制而成,距网床5-10厘米前,靠墙安置或用直径为40-50厘米的的塑料盆加盖防污水桶,放置在网床上即可。饲槽一般采用“斗”型饲槽。

选址

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

消毒

大棚建造完工后,可以将石灰撒在地面进行消毒,并采用液体熏蒸消毒的方法对大棚内部进行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关闭气孔,消毒时间为6小时至10小时,消毒后打开门和气孔通气30分钟至40分钟。

通风与光照

通风换气要选择无风晴暖天气,绝不要盲目通风。1~14日龄每20平方米应设60瓦灯炮1个,15~30日龄每20平方米设40瓦灯炮1个,30日龄后每20平方米设25瓦灯炮1个进行光照。

饲养密度

适当的密度是保证鸭群健康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一般10日龄前每平方米饲养30~40只,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体重增长,逐渐减少密度,出栏前20天左右保持每平方米4~6只。

饮水与开食

在雏鸭进入鸭舍前一天要对育雏室进行加温,并确认是否能够满足育雏所要求的温度条件。第一天育雏温度为30℃~32℃,然后每三天可降低1℃,逐渐降低到室温。1~3日龄时可使用昼夜照明,4日龄后只需早晚开灯,要给鸭子设一个活动区域和水池。

饲料与饲养管理

雏鸭的培养对于机体的健康生长具有积极作用,且与成鸭的生长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一般情况下,需要在雏鸭已经能够独立快步行走的时期,为其提供充足的水源供应,并在雏鸭啄食行为占据整个雏鸭群体2/3以上时,设置科学的开食时间。另外,还需要将鸭花料作为雏鸭的基本饲料产品,并以自由采食的方法开展饲喂工作。

日常管理与消毒

保持鸭舍和活动场的清洁,定期更换垫草,使用不同的消毒药进行处理,每天保持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清新。日常为鸭子提供全价饲料和青饲料,并保持充足的饮水。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地进行大棚养鸭,确保鸭群健康生长发育。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