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主要包括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方式,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池塘养殖
池塘条件
水源:水质优良,水源丰富,排灌水方便。
池底:池塘坡比为1:3,池塘底无漏洞,防止漏水逃虾。可在河塘边加设50厘米高的防逃网。
清塘:把池塘水排干,补漏,有条件的晒塘几天。生石灰加水化粉后全池泼洒,用量每亩生石灰30~60千克。
进水:进水时要用60~100目的隔网,以防野杂鱼进入池塘。
种植水草:水草是小龙虾隐蔽、栖息、蜕皮生长的理想场所,能净化水质,提供饲料。
苗种放养
放养时间:每年3~5月投放虾苗入池,以4月中下旬为好。
放养密度:合适的苗种一次性投放量应控制在50~150千克/亩。
搭配鱼类:可适当搭配鲢鱼、鳙鱼,以改善水质,增加收益。
投饲
投喂方法:坚持定时、定质、定量、全池均匀撒布的方法进行投喂,每天投喂量为养殖池中虾体总重的3%~5%,每天投喂2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全天投喂量的70%。
饲料种类:饲料主要为小麦鲜嫩水草、西瓜皮、豆饼、菜子饼等,辅以杂鱼、杂肉以及动物内脏;也可投喂全价颗粒饲料。
管理
水质管理:经常冲水、换水和消毒,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左右,pH值控制在7~8.5之间。
水草管理:在池内四周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覆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
稻田养殖
稻田准备
选址: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生态环境良好的稻田。
环沟开挖: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沟宽1.5米,深1米,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田间沟。
防逃设施:田埂面宽3米以上,田埂高1米,四周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等建防逃墙。
苗种放养
放养时间:在稻谷收割后的9月上旬将种虾直接投放在稻田内,或在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幼虾。
放养密度:每亩放养个体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龙虾20公斤,或投放规格为2-4厘米的幼虾1500-2000尾/亩。
饲料投喂
早期饲料:放苗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3天后1个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
后期饲料:待虾苗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或配合饲料。
水质管理
水位控制:春季一般保持在0.6~1米,夏季水温较高时,水深控制在1~1.5米。
溶氧量:保持池水溶氧量在4毫克/升左右,pH值控制在7~8.5之间。
防病防虫
疫病防治:定期检查龙虾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虫害防治: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关注水温、氧气含量、酸碱度等指标,及时调整养殖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小龙虾的生态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