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的养殖方法如下:
生物学特性
淡竹喜温暖潮湿气候,忌严寒及强风。
宜选择背风向阳山坡、村庄附近缓坡平地及水旁栽种。
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砂质填土栽培,不宜在瘠薄、粘重的土壤上栽种。
栽培技术
移栽:选择二年生竹为母竹,挖掘长60cm、宽40cm、深30cm的根盘,2-3株或多至5株均可。切口要砍平,搬运时用稻草包裹。竹梢要切去一部分,留4-7丛丫枝,按行林距5m×3m挖穴,穴比原来根盘稍大,将竹栽入穴内,先填入一层细表土或塘泥,立正竹株,覆土分层踏实,并浇透水,培土,防止水分蒸发,并固定竹株。为防止风吹摇动,用支柱四周撑扶固定。
田间管理:移栽母竹成活后要除草松土。除雨季及冬季外,均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竹喜氮肥,其所需氮、磷、钾肥比例为5:1:2。一般追肥2-3次,以勤施少施为原则。
病虫害防治
病害:竹锈病,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可喷洒波尔多液防治。
虫害:竹大象虫,为害竹笋,在成虫交尾、产卵期,可进行人工捕捉;幼虫孵化期,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杀。
养护方法
温度:淡竹叶喜温暖,可保持在二十至三十度。在夏季,需注意调节温度,不能太高,在三十五度之上的时候,可稍微喷洒水来降温。另外,它也比较怕冷,所以尽量别低于十度,它才能安全的过冬。
光照:在幼苗期的时候,淡竹叶对于日照的要求较高,可放在散光充足的地方。不过,到了它成年的时候,对日照的要求就会慢慢降低了,将它放在半阴的地方即可。另外,不论在哪个阶段,都不能有太强的光。
浇水:淡竹叶在春季和秋季的时候,对水分的需求量是最多的。所以,这两个阶段内需保持土中含有足够的水分。在夏季不用浇水太多,可采用喷水等方式增湿。
施肥:需定期施加肥料,一般是每个月一次或者两次。施肥的时候,主要用的是氮肥。
繁殖方法
籽播:可于秋季果成熟时进行采集,以肥沃疏松的壤土或田园土作苗床,随采随播即可。
分株:在3月至5月份于野外采集挖取,进行分栽培育。分栽时要尽量保证每苗均具有较多的根系,剪去根部3厘米至5厘米以上的全部枝叶,以田园土栽种。盆栽观赏不宜分株,应选择根系发达、萌蘖旺盛的植株。栽时要使根部向四面舒展,栽后遮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5天左右即可重新萌发。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淡竹,使其生长茂盛,保持较高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