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珍珠的养殖方式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养殖方法:
自动化管网系统
郭伟锋所在的浙江清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采用了悬浮式自动升降挂养装置,通过自动化管网将培育好的藻类输送到每一只河蚌体内,实现“靶向投喂”。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养殖密度,还通过精确控制饲料投放量,减少了水体污染。
工厂化养殖
浙江省佰瑞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工厂化养殖模式,通过将每批逐级扩培的藻类营养液按需注入人工池,实现珍珠蚌养殖的精准投喂和生态化养殖。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且通过废水处理装置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做到废水零排放。
滴管养殖
浙江清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滴管”养殖珍珠蚌的方法,通过管道将营养液从培养房传到珍珠蚌养殖湖,精准滴灌到珍珠蚌体内。
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珍珠养殖大面积投放饲料的问题,不仅不会污染水体,还能净化原有的污水。
生态化养殖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团队,研发、扩培有益珠蚌生长的菌、藻、浮游生物,将繁藻过程搬到室内,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这种方法还利用物联网系统监测水质及珠蚌摄食量,只给珠蚌投50%的饲料,留出一半饥饿空间,让珠蚌吞食水体中自然繁殖的藻类,实现珠蚌养殖与水体净化双赢。
建议
技术创新:继续投入研发,优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废水处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管理:利用物联网和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化养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通过这些创新方法,诸暨珍珠养殖业不仅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还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