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育苗养殖
采捕与暂养:在夏季水温22~28℃时,从海区采捕大个体、性腺成熟的海胆,暂养1~2天。
催产:小心地去除外壳后,将生殖腺放在解剖盘中,用注射器往生殖腺内注射0.5当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催产。
受精与孵化:让海水充分浸入体腔,稍等片刻即可排精、放卵。待卵受精后,用过滤海水多次洗卵,然后放到培养池中,让受精卵发育。
幼体培养:当幼体转动出卵膜后,按1个幼体/立方毫米的密度来培养,并且投喂单细胞藻类。在幼体初投入时,每天加新鲜海水(过滤)20厘米,待水位满池后,用包有筛绢的滤棒进行换水,当幼虫变态到稚海胆时,可改用胶皮管直接换水。
附着与饲养:当幼体发育到8腕期,即将结束浮游期时,要投放附着器(与海参附着器相同),让其附着,再经过2个月的饲养,椎海胆的壳径达4.5~5毫米时,即可收集,然后撒播到海底,进行养殖。
散播养殖
选择海区:选择水流清澈、盐度较高、无工业污染、淡水径流较小、浮泥较少、水深10米以上、冬季无冰冻水层的海区。
养殖器材:可以使用鲍养殖笼、扇贝养殖笼、塑料筒以及塑料箱等。
饵料投喂:以海带等海藻类为主要饵料,一般2天投喂一次,生长期5天至7天投饵一次,高温或寒冷季节10天至15天投饵一次。
网箱养殖
设施:使用水池或网箱进行养殖,水池养殖适合较小规模的养殖,而网箱养殖适合较大规模的养殖。
水流:保持充足的水流对于维持水质和海胆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可以设置水泵或利用自然水流来维持水体的流动。
饵料:主要以海藻为主食,合理选择适宜的饲料对于海胆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工厂化养殖
设施:采用多层式循环水养殖水槽,这种陆基多层海胆牧场共有200个养殖系统,预计年产量达35吨。
技术要点:包括微充气或搅池的方法增加水中溶氧量,每日换水1-2次,并及时清除池底杂物。
饵料:定向培养有益的天然微藻作为海胆的饵料,这样培育出的海胆刺更韧,抗病性和抗逆性更强,成活率也更高。
筏式养殖
海区选择:选择水流清澈、盐度较高、无工业污染、淡水径流较小、浮泥较少、水深10米以上、冬季无冰冻水层的海区,且海藻自然生长旺盛。
养殖器材:使用长方形塑料箱、大型网箱或网笼等。
投喂饵料:以海带等海藻类为主,根据苗种大小、生长速度以及水温升降灵活掌握投饵量和频率。
海底增殖
蓄养:室内网箱养殖,每天换水两次,换水量一般为1/2或1/3,及时清除池底污物及粪便,投喂海藻。
人工促熟:通过升温促熟和良好的饵料供应,使亲海胆的生殖腺提前达到成熟。
精卵获得:可以采用自然产卵或人工刺激产卵,如KCL注射法。
建议
选种:选择优质的海胆种苗,确保苗种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稳定,控制水温、盐度、溶解氧和pH值在适宜范围内。
饲料管理:选择新鲜、纯净、无污染的海藻作为饲料,并根据海胆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饲喂。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生长状态,防止疾病发生,及时隔离感染区域,加强卫生防护措施。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海胆的养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