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巴沙鱼

元圆教育说 · 2025-01-07 10:02:34

巴沙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底泥10cm-20cm,可保水1.5m以上。

电路和路配套畅通,配备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

清塘消毒

放养前,每667平方米水面水深20厘米,用生石灰100千克全池泼撒,约7天后将池水灌至60厘米以上,准备放鱼。

肥水下塘

苗种下塘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肥150千克,同时每667平方米投豆浆3千克,当池塘水体中出现了大量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后即可投放种苗,且将池水水位逐渐升高至1.5米左右,并适施有机肥。

苗种放养

巴沙鱼繁育季节一般在5月底至7月初,气温高、天气多变,放苗时间应安排在上午8:00至10:00,同时应避免在放苗后3天内有暴雨或台风天气。

放苗时注意调节好鱼苗袋(或其它容器)与池水间的温差,分两至三次往鱼苗袋内加少量池水,稍后缓慢在水体上层放开鱼苗。

放苗位置选择在距离池塘边1m-2m处的水面,远离进排水口。在池塘水源充足的情况,一般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可放养3.3厘米苗种5000尾。

饲料投喂

鱼苗入池24小时后开始喂食,每天2次。投喂鱼糜与花生饼各50%搅拌后按鱼体重的10%-15%投饵,也可采用幼苗配合饲料与丝蚯蚓结合,先投喂一个月,再投喂配合饲料。

在成鱼养殖阶段,可投喂粗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的全价颗粒饲料,投饵率为5%,分早、中、晚三次投喂。

水质调节

适当增加池水深度,将水质的PH值保持在偏碱状态。

定期对全池泼洒生石灰粉,及时清理剩余饵料,投饵时可添加预防疾病的药物。

疾病防治

每天至少巡塘一次,发现病鱼要立即捞出,并隔离饲养,然后对鱼塘进行消毒。

检查病鱼具体疾病,进行隔离和饲养,然后在恢复生长时将其放入原始池塘。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苗活动情况及水色的变化,根据水质肥瘦情况及时加注新水或追施肥料培养天然饵料生物。

防止敌害生物的侵食,发现蝌蚪应及时将其捞出。投喂饲料坚持“四定”原则,及时调整投喂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巴沙鱼,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