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菇的养殖方法如下:
菇房准备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且周围空阔、通透性好的地方建设菇房,通常采用大棚搭建。
菇房地面用水泥修葺,并设好木制、铁制或砖砌的菇床,同时留有窗户或卷帘以增强通透性。
养料堆制
主要成分包括家禽粪便、麦草、玉米秆等,混合适量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后堆制发酵。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湿度初期控制在70%,后期调至80%,温度控制在10-18度。
消毒杀菌
养料堆制完成后,对菇房进行彻底消毒杀菌,然后将养料搬入菇房,铺在菇床上。
关闭门窗,将室内温度调高到60度左右,维持3小时,再调低到50度左右,维持一周,确保养料彻底发酵。
播种
将菌种均匀洒在铺好的养料上,用薄土覆盖,室内需不定时通风,室外每隔3天揭膜通风。
播种后1个半月左右,松菇开始长出,此时进行浇水,覆盖薄膜,2天后揭开,保持适当湿度和温度。
出菇管理
保持温度在25度左右,每天至少两次通风。
浇水后覆盖薄膜,待菇长到三四厘米时停止浇水,以免影响质量。
采收
松菇长出后,约10-17天可采收第一茬,之后揭开薄膜让菌块干燥7-15天,再进行第二次浸泡和采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进行松菇的人工养殖。注意保持菇房的通风和湿度,以及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松菇的生长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