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苗的养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自然海域投苗养殖:
利用自然海域进行海参养殖,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人为设施,但需要考虑海域的环境条件,如海水温度、盐度、食物来源等。
海参池塘养殖:
在陆地上建造水池进行养殖,这种方式可以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盐度等,但需要较高的设备投资和水质管理成本。养殖池的水位通常保持在1.5-2米之间,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适当增加水位。
梯田养殖:
在潮间带利用地质地形特点,用石块、钢筋水泥筑堤,围成梯田,深度一般不超过1.5米。梯田内可以投放石头、海参礁等提供海参栖息场所。
立体养殖:
在池塘、围堰中间区域或开放海区搭建养殖设施,通过铺设遮阳网、投放人工海参礁石等方法,为海参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清洁。
海参苗养殖的具体步骤:
建造水池:
选择海边或潮间带,用岩礁、石块、混凝土等材料建造水池,水池深度约1.5米,保证每天有新的水更换,水量更换量约为30%。
放人工海参礁:
向水池内放人工海参礁石,材料可以是砖头、瓦片、扇贝笼等,壁板越接近原始状态越好,以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和野生繁殖条件。
海参苗的运输:
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是将海参苗放入周转箱,内放少量脱脂棉,并不断喷水;湿法是将海参苗放入帆布桶,加入适量水。
海参苗的投放:
根据养殖池面积,一般每10-30平方米投放300-500头海参苗,投放密度和水质调控对成活率有重要影响。
海参的饲养:
投喂饵料以藻类和有机碎屑为主,如海带、裙带菜等。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投喂前先将饲料用水浸泡15分钟。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并增加氧气供应。
水质管理:
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 11607-89,海区水温8℃~22℃,盐度26‰~34‰,溶氧≥5mg/L,透明度0.2m~3.0m,pH7.6~8.6。
建议:
选择养殖方式:根据养殖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如自然海域养殖适合资源丰富的地区,池塘养殖适合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更换水,增加氧气供应,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饲料选择:选择优质饲料,如海藻、动物源性饲料等,保证营养均衡。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养殖池,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防止病害扩散。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提高海参苗的养殖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