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鲳鱼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条件
选择面积在12亩左右的长方形水池,深度达到2米。
水池底部应有6cm~10cm深的淤泥。
水质要求无污染,pH值在7.0~8.2之间,含盐量5‰~12‰。
利用潮汐变化进行日常进排水。
池塘改造及消毒
根据养殖品种和规格,将鱼池分为几个独立部分,每个部分有各自的进水及排水系统。
进水口附近安装40~50目筛绢网,防止野生鱼种进入。
建立1~1.5亩的暂养池,用100kg生石灰溶液泼洒消毒。
投放苗种
在放苗前15天,向水池中注入30cm深的水。
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的菜籽饼均匀泼洒,每亩水域10~15kg。
每年5月份,当水温达到20℃时,每亩水面可放养2500条体长2.5~3cm的金昌鱼苗和200条体长5cm~6cm的鯵鱼苗进行混合饲养。
饲料投喂
鲳鱼食性杂、食量大,应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0-35%。
遵循“四定”原则,每天分上、下午两次投喂,上午投量占40%,下午占60%。
5-7天调整一次投饲量,根据天气、水温和吃食情况适当调整。
增氧措施
配置增氧机,保证高密精养情况下的正常生长。
夏天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成鱼池混养时,注意防止其他鱼类浮头。
病害防治
鱼种规格大,抗病能力强,病害较少,几乎不需使用渔药。
成鱼塘套养鲳鱼时,严禁使用敌虫药物。
放养密度
一般每亩放养3cm的鲳鱼2000-3000尾。
放苗前先进行暂养,投喂浮游动物或卤虫无节幼体,一周后喂食饲料,经过15-20天培育后放入池塘养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广东鲳鱼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合理投喂和适时增氧是确保鲳鱼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