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蝎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池养法
在室内或室外搭建池子,规格根据引种蝎苗数量而定,一般每立方米可饲养560条成龄蝎。
池内壁不抹灰浆,保持粗糙,便于蝎子攀附和栖息。
池外壁可用灰浆堵塞砖缝,防止外逃。
池面内侧可镶嵌光滑材料如玻璃或塑料膜,防止从顶口逃逸。
池内可建多层立体结构,每层间有20~30厘米间距,供操作管理用。
中央可垒假山,留出缝隙供蝎栖息,假山周围离池壁约15厘米,防止逃逸。
房养法
建土砖坯泥房,高2~2.5米,长4米,宽2.5米,墙厚23~28厘米。
墙外壁用石灰等三合土密闭加固后粉刷,墙内壁不粉刷,以便蝎子藏身。
墙的南侧可开2~3个窗口及一个门,层顶可用细铁丝网覆盖后再盖塑料薄膜和草垫。
盆养或缸养
使用内面光滑的盆或缸,底部铺上3厘米的老陈土或盐碱土。
土层上摆放有孔隙的旧木造成的潜伏巢穴,上面盖上有孔的盖。
薄膜围壁式饲养池
池壁用砖砌成,高40厘米,面积不限。
墙内壁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接缝外需粘牢,防止蝎子逃出。
池内堆积瓦片、石砾、石块,上盖土层,造成适合蝎子栖息的洞穴。
室内养殖
将室内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挖一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
内放碎石块、瓦砾,设计15厘米深的蝎窝区,用玻璃垂直插入构成防逃墙。
饲料与饲养管理
饲料
蝎子是食肉动物,主要饲料包括黑光灯诱捕的昆虫(如蚊子、夜蛾等)、捕捉的小虫(如豆丹、菜青虫等)、配制饲料(如新鲜牛羊肉、鼠肉等)以及人工育虫(如黄粉虫)。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应适当,避免公蝎过多扰乱母蝎产仔,幼蝎过密导致强弱不均。
母蝎每平方米不超过500只,二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4000只,三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3000只,四龄以上成蝎每平方米以2000只为宜。
温湿度控制
最适宜蝎子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8~30℃,湿度控制在75%~85%之间。
采用加温设备,保持温度在35℃~38℃,空气相对湿度60%-75%。
分养
根据蝎子的生长情况及时分离各龄蝎子,避免个体大的残杀个体小的。
定期观察蝎子的生长情况,做到及时分养,规格一致。
防逃措施
无论采用何种养殖方式,都要做好防逃措施,如使用玻璃池、盆养时加设防逃条,保持蝎房安静、清洁。
其他注意事项
养殖设备
根据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加温设备,如煤炉、火墙、电暖气、水暖气等,并确保薄膜布封窗,防止热量流失。
饲料多样化
投喂的昆虫种类应尽可能多,包括蟋蟀、蚂蚁、蛴螬、蚯蚓、蜈蚣等,同时保证饲料新鲜、无毒、无腐败。
记录与管理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记录,每天定时观察蝎子的活动情况,记录捕食、饮水、蜕皮、产仔、病虫害及死亡等情况。
通过以上方法和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人工养殖蝎子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