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土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种
选择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细嫩、抗逆性强、体型为中小型的著名地方品种,如宁都三黄鸡、崇仁麻鸡等。也可以根据当地饲养习惯及市场消费情况,选养适合当地饲养的优良肉鸡品种。
放养场地
选地势干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果园、茶园或竹木林地等。放养场地应建避雨棚、沙池等,方便鸡休息和沙浴。每群规模以600-1000只为宜,周围用尼龙网围好,防止鸡走失。
育雏
雏鸡在育雏室内育雏30-40天,转入大棚饲养。育雏室要求每平方米50只,逐渐减少密度,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第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为10只。育雏期应喂全价配合料,采取少喂多餐的方法,保证雏鸡始终处在食欲旺盛状态。
饲料
育雏期应喂全价配合料,采取少喂多餐的方法。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绿饲料、土杂粮、农副产品等,中后期每天可适当喂一部分谷芽,以增加营养、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出售前1~2周,如鸡体较瘦,可增加配合饲料喂量,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
防疫及驱虫
放养的土鸡抗病力强,但饲养期较长,放牧于野外,接触病原体机会多,必须认真搞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特别要注意防治球虫病,一般在15日龄和35日龄各预防一次。
适时销售
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的积累特点,确定合适的饲养期。小型肉鸡公鸡100天,母鸡120天上市;中型肉鸡公鸡110天,母鸡130天上市。此时上市鸡的体重、鸡肉中营养成分、鲜味素、芳香物质的积累基本达到成鸡的含量标准,肉质又较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放养土鸡,提高其肉质和营养价值,同时节省人力和物力,增加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