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片玉米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适应环境
玉米适合生长在温度为20℃~33℃的环境中,低于10℃或高于40℃时生长缓慢或处于昏迷状态。
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60%~80%,且需要每天至少10小时的光照。
肥料以氮、磷、钾肥为主。
整地
选择肥沃、透气性好、疏松、地势高且排灌方便的田地。
种植前一个月进行深耕翻晒,播前一个星期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斤,并与泥土混合均匀。
土壤处理成凸形垄畦面,每垄40厘米,垄与垄之间距离30厘米,沟深20厘米,单排种植。也可以做成平畦面地块,多排播种。
种子处理
选择产量高、优良的玉米品种,每亩用种量约3斤。
播种前将种子在太阳下晒一天杀菌,然后放入温水中浸泡3~5小时,提高发芽率。
播种时可以使用防病虫害药物拌种,如多菌灵、吡虫啉等,按照说明比例使用,避免药害。
播种
露地种植一般选择春播,南方在2月中下旬播种,北方在4月5月播种。
播种时若土壤干燥,应先浇水至土壤湿润后再播种。
采用挖穴式直播,播种深度5厘米,每穴播种2粒,株距20厘米,覆盖土后使用除草剂喷雾预防杂草生长。
田间管理
查苗与补苗:出苗后及时检查田间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种或移栽。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和通透性,促进玉米生长,同时避免伤害根系和植株。
施肥:根据玉米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合理施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化肥为主,控制氮肥用量。
灌溉:根据天气和土壤状况适时灌溉,干旱季节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板结和植株倒伏。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收获与贮藏
在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避免籽粒脱落和霉变。收获后应妥善贮藏,防止发霉变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压片玉米,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玉米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