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养殖淤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排干池塘水并挖除过多的淤泥
池塘在养殖一个周期后(如3年)干池一次,排水后挖去池塘过多的淤泥,一般保留20厘米左右的淤泥层较为适宜。
让池塘底日晒和冰冻
池塘排干水后,让池底接受充分的风吹日晒,或经过冬季的冰冻,对改良底质有良好效果。
施放石灰
池塘排干水后施放石灰,可以杀灭潜藏和繁生于淤泥中的鱼类寄生虫、病菌和对鱼类有害的昆虫及其幼虫等;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使池塘呈微碱性反应;可使被淤泥吸收固定的营养盐交换释放,增加池水肥度;可提高池水的碱度和硬度,增加缓冲能力。
干塘处理
每年秋冬捕捞后干塘一次,将过多的淤泥挖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晒、冷冻,使有机物质分解,消除有毒成分,再作为肥料撒入池塘。或者挖起淤泥后拌上生石灰撒入池塘,这样既能杀死有害病菌,也能中和有机酸,释放营养盐类,使水质变肥且能增加水中钙质。同时加入EM菌调节水质。
机械清淤
使用机械如泥浆泵等进行清淤,适用于大面积的池塘。
使用生物制剂
使用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分解泥皮中的有机物质,降低泥皮的厚度和密度。此外,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也可以吸收有机物质和稳定水质。通过使用底质改良剂等,也可以破坏泥皮的结构和组成,使其易于清除。
增加水体溶氧量
通过安装增氧设备、水泵等设施,提高水体的循环效率,增加溶氧量。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还能促进淤泥中有机物的分解,改善水质。
合理投喂饲料
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科学制定投喂计划,避免过量投喂导致饲料残渣过多,从而减少有机物的产生。
定期更换池塘水
定期更换池塘水,稀释池塘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降低泥皮形成的可能性。
加强鱼塘管理
定期检查水质和鱼类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喂计划和管理措施。同时,防止鱼塘受到外部污染,确保鱼塘水质的稳定。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减少养殖淤泥,改善池塘水质,为鱼类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稳定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