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在老化后,其养殖方法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分株
兰花的老草可能会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因此需要通过科学和合理的分株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将老草另植,这样可以避免老草与新株争夺养分。
选择合适的盆和植料
盆的大小:选择小点的兰花盆进行种植,因为老苗、弱苗、病苗、幼苗的根系大多不完整,使用大盆会导致植料过多、过厚,容易积水,透气性差,湿气重,不利于这类苗的生长。
植料的选择:应选择颗粒状、稳定、清洁、清淡、精细、渗水好、透气性好的新植料种植。新植料不含肥料,少病虫污染,有利于弱兰生根生长。可以使用松栗王和火烧石按体积1:1混合来栽种。
栽种深度
栽种时,盖过假鳞茎约一厘米左右为宜。因为老苗、弱苗、病苗、幼苗的根系大多不完整,主要依靠假鳞茎供水和养分。保持假鳞茎周围的植料湿润,种植深一点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避免施肥
兰花老苗、弱苗、病苗、幼苗的生理机能较弱,主要依赖假鳞茎的养分生长,对外界养分需求较低,抵御病菌的能力也较弱。因此,在此期间不宜施肥,以免肥害加速死亡。
调节温度和湿度
温度:需要避免过热或过冷,保持适宜的湿度。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有助于兰花制造和积累营养。夏天要遮阳,防止太阳直射;冬天要注意防冻,低于0℃时需要将兰花放到室内。
湿度:兰花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空气湿度也很重要。一般浇水需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湿度需要在70%左右,植株的长势才会越来越好。在空气干燥的时候,可以向植株周围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
光照
兰花需要散射光,避免强光直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夏季需遮阴降温,冬季需保暖增温。同时,保持养殖环境的通风良好,防治病虫害。
定期修剪与换土
修剪:及时剪去枯黄老叶和折断叶片,摘去过多花蕾,花后及时剪去残花。这有助于保持兰花的整洁与健康。
换土:每年定时换一次种植土壤,保持土壤肥力。换土时,应选择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介质,如腐叶土、珍珠岩、蛭石等混合而成。
利用老球茎
有根无叶、有叶无根或无根无叶的健康老球茎,可以留下,用清洁卫生的植料深埋,能让休眠芽再度萌发,培育出全新的兰株。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兰草,使其在老化后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