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菜螺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
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菜螺逃逸。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为菜螺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放养量与饲养管理
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投喂饵料: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菜螺提供饵料。菜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投喂量视菜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菜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
水质调节: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调节水的酸碱度,使池水pH值保持7-8。
越冬管理:当水温下降到8-9℃时,菜螺开始冬眠,冬眠时,菜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日常管理与疾病防治
日常巡塘:观察螺丝的生长状态和水质情况,及时防治病害。
水质保持: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
温度控制:田螺最适生长水温为20-26℃,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夏季可以通过空调等设备控制温度。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大菜螺的养殖。注意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水质和螺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养殖方法,确保菜螺能够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