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猪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分群
将体重接近、类型接近的猪放在一起养,避免公猪和母猪混养,以及体态较弱或有病态的猪单独养殖。
分群后尽量不要重新分组,以免发生咬架,影响肥猪的生长速度。
饲养密度
每个猪圈的养猪量以10头到12头最佳,每头猪占的饲养面积约为1平米左右。
去势
对于用作育肥的猪,无论公猪还是母猪,都需要进行去势,以提高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和猪肉品质。
驱虫工作
在断奶后和催肥之前各驱虫一次,以避免寄生虫影响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
饲喂方式
饲料要保持稳定,不要轻易更换饲料,如有更换需有过渡期。
饲喂方式宜采取少食多次,及时清理料槽中残留的饲料,以防霉变。
饲养环境
保证猪舍干净卫生,做好消毒工作,保证良好通风,注意温度和光照。
最佳育肥温度在15度到21度之间,夏季高温会降低育肥速度,冬季低温会严重影响增重速度。
保障充足饮水
每公斤干饲料需要搭配5公斤到8公斤的饮水。
调教
对猪进行调教,使其温驯听从管教,便于管理。
选择场所
选择地势开阔、通风向阳的场地,建造猪圈时需配置食槽、水槽、排粪沟和通风孔。
提供食物
提供豆饼、玉米粉、维生素等混合饲料,以及红薯、土豆等根茎类食物,确保无污染的水分。
定期清理
定期清理圈舍,避免环境脏乱,影响猪的生长。最好在晴朗午后进行清扫和冲洗,并撒上生石灰消灭细菌。
预防疾病
定期接种疫苗,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提高猪的免疫力。
养殖成本与收益
控制饲料消耗和浪费,降低成本。根据市场价格和出栏体重估算养殖收益,并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大猪的养殖效率和肉质品质,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