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笨驼鸟(鸵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目前养殖的鸵鸟主要有三种类型:非洲鸵鸟、澳洲鸵鸟和南美鸵鸟。其中,非洲鸵鸟的消化能力最强,能够大量利用粗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因此建议饲养非洲鸵鸟。
饲养场地
养殖鸵鸟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带,场地周围用铁丝网围成至少两米的围栏,防止鸵鸟受伤。运动场应选择吸湿性良好的小石块铺底,保持干燥。
饲养设搭建
鸵鸟舍的垫料要求吸湿性能强,地面应质地松软,可以铺砂,砂厚不少于10厘米。另外要配运动场,运动场要选择吸湿性良好的小石块铺底,使鸵鸟走动时不致引起尘埃飞扬。
饲喂管理
人工养殖的鸵鸟可以喂一些鸡鸭饲料、米饭、米粒、米糠、麦麸等,也可以把饲料、米糠等和青菜、青草、瓜果等青料混合搅拌喂养。鸵鸟长速非常快,几乎一天长一斤,一个月的鸵鸟都可以长到二三十斤。在供给青粗料时,应严加清除混入料中的锐利、坚硬之物及塑料制品等杂物,以防鸵鸟发生消化道疾病。每次饲喂后0.5~1小时左右应驱赶运动,以防鸵鸟沉积过多的脂肪影响产蛋性能。
环境卫生
必须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每周用高锰酸钾水消毒一次。育成期鸵鸟采食量大,排粪多,应及时清除,饲养场地应定期消毒。如果鸵鸟饲养密度较大,室内排泄物多,环境条件差容易影响鸵鸟的生长发育,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应打开窗户通风,冬季通风要避免对流。
运动管理
鸵鸟每天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因此应根据其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行饲喂。每天早晨天一亮,鸵鸟就在运动场上围着边网跑步,跑15~20分钟后进行交配、采食。所以首次饲喂时间以早6点半至7点半为宜。1天饲喂4次,每次饲喂的间隔尽可能相等。饲喂顺序可以先粗后精,也可以把精饲料拌入青饲料中一起饲喂。精饲料喂量一般每只控制在1.5kg左右,以防过肥而使产蛋量下降或停产。产蛋期鸵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以18%为宜,代谢能10.5兆焦/千克。青饲料以自由采食为主。特别要注意种鸟对钙的摄入,除了饲料中给予足够的钙磷外,在栏舍内可以设置饲喂骨粉的食槽,任种鸵鸟自由采食。
疾病防治
鸵鸟在育雏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主要病害是呼吸道感染。育雏期的鸵鸟需要专人管理,经常观察鸵鸟的状态和采食情况,定期对鸟舍进行消毒。如果发现鸵鸟患病,需要立即进行隔离,然后检查鸵鸟的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雏鸵鸟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要用抗生素治疗。
定期清洁
养殖期间,每天打开圈舍的窗户,保持环境干燥,定期更换圈舍内铺设的稻草和草垫,避免滋生细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围栏应每周清洗一次,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笨驼鸟,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