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景观的养殖方法如下:
基质
微景观对土质要求不高,但最好使用专门的培养土,因为培养土不容易发霉,不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光照
微景观可以接受一整天的散射光,或者在清晨傍晚的时候晒太阳,用台灯晒几个小时也是可以的。避免在高温下暴晒,否则容易晒伤植物。
温度
微景观最适合的生长气温是5-28℃,温度过低会被冻伤。在气温低的时候,应当做好御寒防冻措施。
水分
浇水时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土壤表层干燥后再浇水,且要浇透。在温度高的时候,可以向四周喷洒水,提高湿度。冬天要少浇水,以免气温太低将植物冻伤。
喷雾保湿
在天气干燥时,每天早晚可在苔藓或其他喜湿植物上方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但喷雾量不宜过多,以免形成水珠积聚在植物表面。
合理浇水
保持微景观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以免积水导致植物根部腐烂。使用浸盆的方式补充水分,即花土干了直接泡在装满水的洗脸盆里,浸透微型花盆,3到5分钟。
养份供应
微型的盆景,花土基本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所以大多以人工施肥的作用下,提供养份。施肥的多少,主要以“薄肥勤施”为原则,将植物所需的“氮磷钾”少量先溶于水,在给微型盆浇水时浸盆给与养份的补充。
环境控制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温室大棚控温、控湿度,或者采用沙床、大盆套小盆的方式,以及微型盆景上摆放腐烂的木头等方法,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装饰与维护
在植物周围放置一些装饰摆件,如小蘑菇、小玩偶等,增加微景观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定期修剪植物,去除老叶和残腐叶片,防止污染。如有霉菌滋生,可以用紫外线照射杀死。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更好地养殖微景观,创造出既美观又富有生机的生态景观。